第一卷总结_人在仙武,有小游戏
笔趣阁 > 人在仙武,有小游戏 > 第一卷总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卷总结

  前排提示:今天就一章,算是请半天假。

  而且这个总结字数有点儿多,大家想看就看看,不想看可以略过。

  ……

  第一卷发完了,其实很早就写完了,但新书期不好爆更……

  在这里呢,大白跟大家聊聊这本书的创作思路,以及第一卷的创作思路。

  ……

  首先是整本书的创作思路。

  开书时我跟书友群的弟兄们讲,这本书我设计了前两卷的大纲,第三卷开始的大纲我还没设计。

  因为在计划当中,前两卷的大纲就会是一个相当相当完整的故事。

  而以我拙见,一个完整的故事,少不了铺垫,各色的配角,一个最起码得合乎情理逻辑的故事线。

  嗯,说回正题。

  这本书的灵感来源……

  来源自我上本书,万劫魂主的第二卷大纲……

  这是真的。

  上本书由于身体原因,并未完成那个故事,但在大纲里,我设计的景国皇位之争,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意思有点感觉的。

  休养了一年,想要开书,想了想就把这段背景拿出来用了。

  也因此,这本书前两卷的设计逻辑,是遵从从上到下这个逻辑的。

  ——这是什么意思呢?

  就是,先有第二卷最大的主线剧情,先有那些我想写出来的配角人物,然后再整理这条线路上的故事剧情逻辑思路,一点一点的往下顺,顺到最下端,暄水城以及主角身上。

  先有故事,先有配角,然后按照故事和剧情思路,来设计主角的人设以及配套的金手指。

  这个思路,是有点儿与现在的网文节奏格格不入的。

  因为大家想看主角,想看小高潮大高潮,重爽感轻剧情。

  但其实也不是说所有读者都这样,我开这本书之前其实也很纠结。

  歇了一年,我每天都在看书,看故事,读者喜欢看什么我也懂,那些成绩爆炸的书为何成绩好,我也知道。

  但其实有一点大家可能不太了解……

  我试过那种以结构取胜的文,就是三章小高潮十章大高潮那种。

  我真写不好。

  都知道写爽文赚钱,那为什么没见谁都能从爽文中赚到钱?

  因为有人就不擅长这玩意儿,把握不好剧情节奏,爽感节奏啊!

  所以我干脆就一咬牙。

  按我的风格习惯来,按我自己的节奏来。

  我一直觉得,一本书如果作者自己写的都没激情,只是如同机器一般按照设计好的技巧、模板、套路去写,那大抵是打动不了读者的——当然更可能是因为,我能力有限,没掌握那个技术……

  这就没说的了。

  ……

  说回这第一卷。

  第一卷以一个暄水城里的弩甲走私线为基础,带出主角,带出一些伏笔和配角。

  核心,乃是在雨杀楼中的三问。

  这三问,贯穿了这一卷的大部分因果逻辑。

  从设计之初,这第一卷的内容,也是从上到下而来的——先有周替宇来暄水城之事,再有陆尧之死引发了一系列后续反应。

  而主角的穿越时间点,则在事情发生之后。

  但在写法上,我把这件事情的因,放在了最后——也即是一言决那两章里。

  这样做其实是有个我自己的小心眼的。

  你不能在书的刚开始,就明说你把主角放在了一个绝对无法避过的死劫当中,因为那种沉重的压力将会劝退大部分的读者。

  而且从感觉上讲,我也觉得这么写可能会更好一些。

  还是个人拙见,让大家见笑了。

  说回本书。

  第一卷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,现在第一卷写完了,大家伙如果复盘的话,能清晰看穿这里面的一切脉络。

  而且没有什么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剧情——一切都合乎情理逻辑,每个人,做的每件事情,也许不是最好的最佳的选择,但一定是有理可依,符合角色性格特征的选择。

  而第一卷的目的,一来是为了给接下来的故事做铺垫,埋伏笔——比如说周昌帝,比如说大家伙觉得很突兀的凌缥缈……

  二来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。

  主角的凶性烈性血性。

  之前讲过,这本书的设计思路是从上到下的,先有主线剧情,再有主角与金手指。

  主线剧情设计完,我才考虑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主角——这个主角的性格,他必须要契合故事的节奏。

  而根据前两卷的整体思路,整个主角的性格特征便出炉了。

  必须要有烈性,血性,凶性。

  必须要有一股胸有不平便拔剑的杀性!

  他可以在明知道事不可为时给自己留一条退路,也能分得清“拼命”和“送死”之间的区别。

  但如果有一星半点的可能,主角也不缺乏拼死一搏的勇气。

  于是,第一卷的剧情走势就出来了。

  我把陆铭扔进了一个“你不拼,就得死”的死局之中,力求养出主角胸中的这一股气。

  至于塑造如何,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。

  ……

  再来说说缺点。

  这本书的缺点其实是一目了然的。

  第一:倒叙插叙的写法,不可避免地会给大家带来一些阅读体验上的混乱。

  同时,由于前期未揭秘故事的因由,也会导致大家跟主角的思路对不上电波,觉得主角一些决策相当的智障。

  ——为什么不跑?

  嗯,我看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了。

  不过这个是写法上带来的无法避免的争议,我这边也没找到太好的处理办法。

  第二:配角描写,心理描写过多。

  正如上文所讲,大家伙喜欢看主角,喜欢看主角装逼大杀四方血流成河。

  但这本书中,很多时候我都会把视线定在配角身上,这有些类似于群像文,但实际上这本书也不能完全说是群像文——我也没办法自己欺骗自己,在配角上水字数,然后跟大家伙解释说,这本书写的是群像。

  真不是群像,至少配不上群像这个标签……

  只是想把配角写的稍稍生动一些,别搞出来个配角,然后大家看了几句:哦,这人是这样的。哦,那人是这样的。

  像个木偶。

  我没有能力让路人甲乙丙丁都生动,都活灵活现。

  但我确实想写出几个能让大家记住的配角。

  一个人,一个主角,很难带起一个生动的书中世界,很难带起一个混乱的国度和充斥着各种元素的江湖。

  这需要很多很多,形象各异的配角。

  也许主角很屌很牛逼,有系统,性格特点也突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g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